首位訪港皇室成員 - 干諾公爵

首位訪港皇室成員 - 干諾公爵

Peter Pang

干諾道,可以說是香港之交通大動脈,作為 4 號幹線一部分,方便車輛穿梭港島東西通往各海底隧道。唔少商行同重要金融機構,例如交易廣場同國際金融中心,都位於干諾道一帶,可以說是相當繁盛。呢條曾經的海傍大道由於地位重要,以維多利亞女皇嘅三子干諾公爵 (The Prince Arthur, Duke of Connaught and Strathearn) 命名,即使到日治時期,亦以日本海神住吉命名。呢條海傍大道之興建,同海旁填海計劃可以話係息息相關。

現時干諾道夜景

早於 1856 年,第四任港督寶靈就已經提議填海,但因為開支太大加上商界反對而作罷。19 世紀末港島人口急增,港府終於決定填海造陸,昔日擱置之寶靈填海計劃重上枱面,成為第十任港督德輔主導之海旁填海計劃。不過,當年寶靈填海計劃並唔能夠滿足當時社會需要,於是中環海岸線由原來之寶靈海旁中 (即後來之德輔道中),向北推至現時之干諾道中一帶,以取得約 59-64 英畝土地。於 1903 年,海旁填海計劃全面完成之時,干諾道中亦正式通車,成為交通主幹道至今。
1890年干諾公爵伉儷訪港

至於點解以干諾公爵命名,則同干諾公爵伉儷訪港有莫大關係。干諾公爵,係首位訪港的皇室成員,於 1890 年 3 月 31 日乘坐印度皇帝號抵港,港府為隆重其事,特意安排放假一日。干諾公爵伉儷於時任香港護督的輔政司菲林明爵士 (Sir Francis Fleming) 陪同下,遊覽香港主要街道及鯉魚門炮台,4 月 2 日參觀黃埔船塢後,獲邀主持海旁填海計劃動工儀式,於是菲林明決定以王子殿下命名海旁馬路,以作紀念。除此之外,遮打爵士特意捐贈干諾公爵銅像,於 1902 年放置於皇后像廣場,後因為要預留位置予新加冕的英皇愛德華七世,而遷至干諾道同畢打街交界。可惜的是,干諾銅像於香港淪陷時被日軍攞去熔掉做武器,已不復在。

位於皇后像廣場的干諾公爵銅像
1930年代,位於干諾道的干諾公爵銅像

 

干諾不只係皇室成員,仲積極擔任英國陸軍職務。佢先於 1900 年擔任愛爾蘭英軍總司令,再於第二次南非波爾戰爭爆發時協助領軍。 干諾及德輔一樣曾於加拿大的英屬領地擔任總督,干諾於 1911 年擔任加拿大總督,並於一戰爆發之初以加拿大軍隊總司令身份參與戰爭。

干諾公爵

 

除了干諾道中,作為香港首棟摩天大廈的康樂大廈及其旁邊的康樂廣場都係以干諾公爵命名,康樂大廈除了是當時亞洲最高樓,亦擁有當時亞洲最快的𨋢同最大的空調冷卻系統。雖然,康樂大廈已非最高樓並已改名怡和大廈,旁邊之國金二期早已取代其地位,但此大樓連同旁邊的交易廣場以及整條干諾道中,見證 70 年代香港經濟起飛,成為亞洲金融中心。

ブログに戻る

コメントを残す

コメントは公開前に承認される必要があることにご注意くださ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