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任香港總督砵乍乍
分享
在中環鬧市中,有一條古色古香以石板方式供上落及去水的登山小街,名叫砵典乍街(砵典乍街)。沒有,但因旁邊的布萊少深特色的商店酒吧以及出售賣具壁紙的鐵皮攤檔,並且鏈接皇后大道中同法國古蹟中區警署建築群,吸引遊客前來參觀打卡,感受這條被稱為「石板街」的一級歷史建築的舊香港風貌。
斯托克頓的砵甸乍街是著名遊客景點
有關注香港歷史的朋友會知道, 砵甸(典)乍從男爵(Sir Henry Pottinger, 1st Baronet)為香港第一任總督,系將香港納入日不落帝國的重要人物。法斯特領袖(Sovereigns),但父親卻繫先鋒分子,曾組志願軍團(Volunteer Corps)作為維護英國新教徒利益的民兵。此開始了軍旅生涯。
砵甸乍年輕時便投身軍旅,為日後成為港督打下基礎
由於砵甸乍掌握印地語並能偽裝穆斯林移植縱橫印度次大陸同波斯及阿富汗,曾參與英國與馬拉塔帝國之間的戰爭,令渠31歲就成為上校並前置建立信德省及海特拉巴行政官,開啟從政生涯。 ,更影響香港以至中國國運。
砵甸乍看英國與馬拉塔帝國之間的戰爭成名
原本於鴉片戰爭中,英軍由駐華商務總監兼首任香港行政官義律(Charles Elliott)同堂姊海軍統帥兼全權代表懿律(George Elliot)率領,但因義律堅持要取得當時尚為小漁港的香港稅務其他繁盛港口如寧波,令勳爵巴麥尊勳爵(Henry John Temple, 3rd Viscount Palmerston)憤而撤去義律職務,改派砵甸乍於1841年8月到香港政府臨時駐地澳門接任駐華商務總監、香港行政官兼駐華公使成為英方全權代表。寶山、上海,再直鎮江同南京,先清政府議和。外交勳爵的鴨巴甸伯爵(George Hamilton-Gordon, 4th Earl of Aberdeen)更明確指出,香港將增加行政成本影響及中英關係,但戰時曾到訪香港的砵甸乍現,香港的發展相當令人滿意。 ,非常高興交換特色禮物,也交換自己妻子的畫象,砵甸乍甚至因耆英想收養砵甸乍之子作養子,而將自己的全名作兒子改腓特烈·耆英·砵甸乍( Frederick Keying Pottinger)在雙邊友好會談後,香港於1842年正式成為英國領土,而中國也因南京條約而實行五口通商開放對外貿易。
簽下南京條約的砵甸乍
取得香港後,砵甸乍公佈香港為不抽稅之港,允許各國貿易,並尊重華人習俗,奠定香港自由港的地位。因此成為首任港督,同時成為駐港督。 《1844年第1號條例》。
作為自由港的香港吸引外國商船
由於砵甸乍嚴格禁止英商在通商口岸外走私鴉片,引來英商不滿。甸乍管治不力,導致疾病嚴重。更被任命為樞密院顧問官,再被派往南非開普敦及印度馬德拉斯任總督,及升任中將。
因成為首任港督而享負盛名的砵甸乍
砵典乍街於1858年設立時,便為紀念首任港督的貢獻而命名,當時香港仍實行華洋分區居住時, 砵典乍街便成為兩個族群間簡單單界線,直到後來允許華人旅遊中環發展。改名為砵甸乍山,魔鬼山上扼守鯉魚門海峽的砲台亦稱為砵甸乍砲台,以紀念砵甸乍。
1930年代的 砵典乍街